[url=]科吉思石油技术[/url] 明治良 前言 在石油勘探中,要了解地下储层及油气分布,最先考虑的就是钻井和测井,获得地下第一手资料,然后结合地震反射特征进行空间模型的建立,在储层预测时很多人都把测井数据作为硬数据在用,这里给出几个小例子,从岩石物理的角度给大家提醒,硬数据也可能有不可靠的时候,如何客观分析,才能合理开展岩石物理建模,进而指导储层预测,获得合理的油藏模型。 在做储层预测的时候,由于地震缺失低频成分,很多人就用测井资料插值来尝试补充缺失的低频成分,这是一种方法,但一定要注意井资料的代表性的问题。 测井曲线的周边地层代表性问题 这是前两年做项目碰到的一口实际井,红框内是研究目的层,可以看到,在目的层内,三孔隙度测井(密度、中子、声波)都没有异常,属于典型的致密灰岩地层,第一列的GR和第二列电阻率曲线也表明该区属于纯净致密的灰岩,井上各种信息是闭合的。 地震响应分析 从过这口井的地震剖面看,在目的层附近有很强的地震振幅异常,根据本区经验,在该井目的层位置应该有溶洞存在。 哪个信息更可靠呢? 显然测井资料反映的信息和地震资料反映的信息发生了冲突,该井后续进行了酸化压裂,从压裂曲线可以看到,压裂后期压力下降,注入液量增加,地层被压开,后续油田开采生产,该井单月累产油上千吨,说明周围确实有溶洞存在。 分析原因: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我们一直深信不疑的测井出了什么问题? 实际上这是由于测井仪器的探测深度所造成的。大家知道在碳酸盐岩中后期溶蚀孔隙、洞穴非均质性极强,比如下面的一个现代喀斯特溶洞,内部变化是很剧烈的,如果你很巧就把井钻探在某个钟乳石上,由于测井曲线的探测距离只有几厘米到几十厘米,所以测井就没有响应或者非常微弱,深电阻率探测范围稍大,在它上面有一点点反应。 而地震一个CDP间距就是25米,它擅长看大尺度的物体,所以在地震剖面上它可以告诉我们地下是有还是没有。当然受分辨率的限定,它只能告诉你溶洞的大体位置和大致范围。借助于大型酸化压裂技术,我们可以把井筒和周围上百米范围内的洞穴联通起来,进而把油气开采出来。 结论: 岩石物理意味着我们在用物理的方法去研究岩石,各种物理测量都有特点,有其自身局限,比如方法的限制,探测范围的限制,尺度的限制、频带的限制等,在实际项目研究中,我们要善于发现我们拿到的这些数据中的异常点,基于岩石物理的规律,仔细分析,深挖细琢,才能还原地下真相,实现油气藏的精准勘探、高效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