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震勘探中,我们时常用异常振幅来进行有利区预测,用地震均方根振幅的异常分布来进行井位部署,但有的时候好使,有的时候不好使,上期给大家展示了一张有两个地震振幅异常的地震剖面,在RMS等各种属性上均表现为强振幅异常,请大家投票看看哪个亮点是好亮点。
经过一周的微友投票,现在结果给大家展示一下:
同时揭晓上期答案,测试结果表明,A井是一口干井,B井获得高产。
此图来自“Interpret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Seismic Data”第179页。
很高兴群里有49%的朋友做对了,是占比最高的,在此祝贺做对的朋友们。也感谢石油大学华东的张军华老师和曹丹平老师提供此图和此书电子版。
祝贺微信号为sleephorse GEOPHYSICS_yxy 八月中 嘟嘟 Loveyzhf 获得本次有奖竞猜的前5名,你们将可获得手机自拍杆一个,我们会随后与你们联系,将奖品快递给你们,也谢谢大家参与。
Fig. 5-37. Two horizon slices showing high amplitude patches that were drilled. The arrows indicate the horizon tracks used. Both high amplitudes are blue on the vertical section but the natural pairing of top and base reflections is different. (Courtesy EnRe Corporation and Robert W. Buehler)
很多人会说,不就是蒙吗,这次也就是他们运气好点罢了。
大家知道,石油勘探的最大特点是“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
高投入是必须的,一口深井的钻探成本动辄上亿,钱少了还真玩不起;
高风险也是明摆着的,如果没有发现油气,直接相当于几个亿打了水漂;
至于高回报吗,从搞石油勘探的各大油公司报表看确实回报不菲,但获得高回报可真不是容易的事,它需要大量科研工作者精心研究,精细施工才能得到高的钻井成功率和高的原油采收率,才有可能高的回报。
回到上面地震剖面,可以看到,油气发现在地震异常振幅上,但并不是所有的地震振幅都有油气,你总不能把所有的异常都钻探一遍吧,那得糟蹋多少银子呀,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样的异常才是好异常,含油气的异常,而什么样的异常是不好的异常?
这次朋友们提的比较多的问题是,题目有点难,难在给的信息太少:色标没给,子波极性不定,测井曲线没有,沉积相不明,岩性不知,深度不详
从书中寥寥几句说明(见上图下方英文)也没获得太多信息,但从图上表明了B井是Good WELL,A井是Dry WELL。
那我们就一点一点分析分析吧J
1、 剖面深度范围:
从图中左面看到一个标注—2.5S,表明这是一个时间域剖面,埋深是2.5S,在2.5S下彩色水平线以及上下均匀分布,说明这是时间比例,具体数据没有标注,考虑到地震的信噪比不是很高,分辨率也不是很高,主频也就20-25Hz,这样就不难猜出上面的时间线最大可能是2.25S、2.75S和3.0S,那么整个地震剖面的纵向范围就是2.1S—3.1S。
2、 异常体深度:
前面确定了纵向比例,就很容易读出A异常埋深:2.8S, B异常2.5S。
3、 色标:
从剖面显示看,这是常用地震解释软件常用的红白蓝色标,这是一个缺省色标,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原作者没有特意调整地震显示色标,那么缺省时红色代表低值,蓝色代表高值,应该是正确的。
4、 岩性组合:
整体地震剖面上是一个非常弱的地震背景下面存在两个振幅异常,且两个异常相反,这就意味着必然是在沉积背景上的一个高阻抗异常和一个低阻抗异常。
1) 首先可以排除区域背景是碳酸盐岩(不可能存在比区域碳酸盐岩明显更高阻抗的异常存在)
2) 也不可能是煤层(煤层一般分布广泛,呈薄层连片存在)。
3) 剖面上大片的弱振幅也不可能是砂岩,因为无法想象在1S时窗(至少2000-3000米地层)内沉积连续的砂岩,而中间夹杂这么两个地质异常体。
4) 最大可能是区域背景是大套的泥岩,在中间夹杂一套低阻抗的砂岩和一套高阻抗地质体(致密砂岩?火山岩?)
5、 地震的极性
通常地震处理单位会把地震剖面处理成正极性剖面或者说是0相位剖面,常规地震解释人员往往也是在用正极性子波和负极性子波进行井震标定,往往最终选择的也是正极性子波。从这两个地址异常体可以看到,一个是蓝红异常,一个是红蓝异常,但总体波形对称,子波应该非常接近0度或180度。最大可能是0度。
我们知道,油气储存在地下孔隙中,要找到油气,就要找到高孔隙的储层,相对于正常沉积的地层,高孔隙储层都是相对较低的阻抗(第一轨黑色10米储层),前面我们已经交代,该套地震是一个正常极性的地震资料,这样在储层顶部就会形成负反射系数(第二轨红棒),产生第三轨红色反射,在储层底部就会形成正的反射系数(第二轨蓝棒),产生第三轨蓝色反射,地震综合响应实际上是各个反射的叠加,如第四轨波形所致。
我们正演的这个地震反射特征看起来和地震剖面右边的地震反射特征是不是很相似呢。
那么左边的异常振幅可能会是怎样形成的呢?
很容易进行正演,要想形成这样的地震反射,需要这样一对反射系数组合,上面是一个正的反射系数,下面是一个负的反射系数,要满足这种情况,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异常振幅处对应的是一套更高阻抗的储层,这样在储层顶部就会形成正反射系数(第二轨红棒),产生第三轨红色反射,在储层底部就会形成负的反射系数(第二轨蓝棒),产生第三轨蓝色反射,地震综合响应实际上是各个反射的叠加,如第四轨波形所致。
这通常可以是一套比周围地层更加致密的地层,或者是一套高阻抗的异常岩性-比如致密砂岩或者火山岩,但不管怎么猜,这套异常地质体的物性要比周围差很多,也就意味着即使周围岩石都装上油了,异常体内也很难有油,因此打成空井,浪费一个多亿也就可以理解了。
从这两个正演结合生产数据可以看出这套地震资料应该是一个接近0相位的正极性子波。
当然理解这些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地震剖面,找到有利储层的位置,进而找到油气的分布位置,找到油气聚集的规律,而不是盲目寻找亮点钻井。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钻井的成功率,才能真正实现“高回报”的目标。
怎么样,你猜对了吗?
你觉得我的分析有道理吗?
你有什么想法和建议?
欢迎参加讨论。
欢迎关注科吉思石油论坛,那里有更多的技术文章在等着你。
明老师找油系列链接:
科吉思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