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某致密油储层微观孔隙特征研究
国内某致密油储层平均面孔率小于2%,常规铸体薄片观察发现储层致密、可见孔隙不多。致密油储层是否发育更小的微孔隙需要通过新技术进一步研究。通过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技术对致密油储层进行研究,识别其中的微孔隙,并进一步分析各种微孔隙在致密油储层中的分布特征及所占的比例。
微(纳)米级孔隙特征
通过FEI场发射扫描电镜测试,在该盆地致密油储层中发现丰富的微(纳) 米级孔隙。微(纳)米级孔隙形态。可见,致密油储层广泛发育微(纳) 米级孔隙,并且纳米级孔隙类型多样,形态各异。
孔隙成因分析
通过QEMSCAN自动矿物识别系统对致密油储层样品进行测试,获得致密油储层矿物组成及孔隙分布图像。致密油储层致密砂岩样品主要由石英、长石等构成颗粒骨架,由伊利石、白云石等各类填隙物充填孔隙,胶结致密,主要的孔隙仍然是分布于颗粒间隙及颗粒边缘接触线上的各类残余粒间孔隙( 虽然孔隙尺度较小) 及颗粒内的溶蚀孔隙。
致密砂岩矿物、孔隙分布( Z8,视域1 mm × 1 mm)
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微米CT、自动矿物识别系统( QEMSCAN) 、微图像拼接(MAPS) 等测试新技术结合常规分析方法对该区致密油储层孔隙特征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致密油储层具有微米—纳米级多尺度孔隙连续分布的特征,大于2 μm的微米级孔隙构成主要的储集空间;颗粒间充填胶结物质剩余的各尺度残余粒间孔及溶蚀形成的各尺度溶蚀孔隙是最重要的孔隙类型; 致密油储层各尺度孔隙连通性较好,可以作为有效的储集空间及渗流通道; 深湖细粒沉积及后期强压实、强胶结及强溶蚀为主的成岩作用是现今致密油储层微孔隙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 由于具备源储近邻或互层配置及异常高压驱动优势条件,致密油储层微孔隙中形成了富集石油的特征。
石油勘探意义及建议
该盆地致密油储层具有多尺度孔隙连续分布的特征。大量发现的纳米级孔隙,改变了以往对储层孔隙半径下限的界定,极大地拓宽了具有储集空间的岩石范围。以往被视为非储层的烃源岩及与烃源岩互层共生的各类致密砂岩都可以作为潜在的储层考虑。各尺度孔隙的存在充分证明致密油储层具有储集空间; 有了储集空间,又具备与源岩近邻或者互层共生的特点,致密油储层具备成藏条件。同时也要认识到,发育纳米级孔隙并不一定可以作为有效的储集空间,目前文献报道纳米级孔隙含油的证据还不多。该盆地致密油储层对储集空间贡献最大的还是微米级孔隙。考虑到致密油储层具有一定的非均质性,总体来说这种微米级孔隙总量还是比较可观的。致密油储层中发育的微孔隙类型仍然以残余粒间孔隙和溶蚀孔隙为主,在储层评价和预测过程中对储层经历的成岩作用需要特别重视,尤其关注相对压实作用不强烈,残余粒间孔隙较多的区域。此外,需要重点刻画溶蚀作用对储层的影响; 对溶蚀作用的控制因素进行研究,总结溶蚀孔隙的分布规律,从而预测溶蚀孔隙发育的位置。
科吉思 - 20年行业专家团队专注于定量岩石物理研究
不同专业数据信息集成互为标定 最接近地下实际更具预测性的油藏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