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吉思石油论坛

标题: 浅谈ColchisFM地震正演分析在地震资料解释中的作用(二) [打印本页]

作者: iLDX    时间: 2025-2-14 10:46
标题: 浅谈ColchisFM地震正演分析在地震资料解释中的作用(二)
浅谈ColchisFM地震正演分析在地震资料解释中的作用(二)
在上一期《浅谈ColchisFM地震正演分析在地震资料解释中的作用(一)》中,我们探讨了地震子波调谐对地震资料解释可能带来的假象,以及如何通过ColchisFM正演软件快速进行模型设计,并通过ColchisFM地震正演分析对地震资料中可能的假象进行假设检验,让我们认识到地震记录中会隐藏很多旁瓣调谐假象,并不是每一个同相轴都是对应一个真实的地层界面,我们在地震资料解释中应通过地震正演加以辨别。本期结合我国塔里木盆地地震勘探实践,通过ColchisFM地震正演分析,对灰岩溶洞串珠状反射(见图1)的形成及洞穴顶部到底对应于串珠状反射地震记录的波峰还是波谷这一常见问题,进行探讨。
图1 我国塔里木盆地某井区灰岩溶洞串珠状反射
根据研究地区实际地震资料的分析,本次用到的子波是主频25Hz的雷克子波,长度80ms,如下图所示。
[size=10.5000pt]
图2 用于本次正演分析的25Hz雷克子波
实际钻井及野外露头证实,灰岩串珠反射对应于洞穴储层。那么,为什么洞穴储层在地震剖面上对应于串珠状反射呢?在串珠状反射上,哪一部分对应于洞穴顶部,是我们钻探的目标呢?为此我们通过ColchisFM地震正演软件设计了以下几组洞穴模型(孔隙度7%->9%->11%,厚度64m->32m->16m->8m->4m->2m,宽度均为100m),并进行了地震正演分析,见图3、图4、图5。
[size=10.5000pt]
图3 不同孔隙度大小、厚度洞穴模型及对应波阻抗
[size=10.5000pt]
图4 不同孔隙度大小、厚度洞穴模型及对应地震正演响应(变密度显示)
[size=10.5000pt]
图5 不同孔隙度大小、厚度洞穴模型及对应地震正演响应(波形显示)
对比以上不同孔隙度大小、厚度洞穴模型及对应地震正演响应结果,可以看到串珠反射分别对应于洞穴顶底反射(上两个、下两个,中间两个同相轴因为子波调谐叠加相消,不明白的读者请参照上一期探讨),一个洞穴就对应4个同相轴,便形成了类似于“羊肉串”的串珠状反射(见图4),如果同时发育多个洞穴,将形成更复杂、更长的串珠状反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通过ColchisFM地震正演分析软件加以验证;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洞穴顶部主要对应于串珠状反射的强波谷反射,并且随着洞穴厚度的减薄,洞穴顶部有逐渐偏离串珠状反射的强波谷反射向强波峰反射靠近的趋势(逐渐对应于零相位区,见图5),或者可以认为,洞穴厚度对洞穴顶部对应的串珠状反射部位有直接影响(实质也是子波调谐效应造成的)。
通过本次不同洞穴模型的ColchisFM正演分析实例讲解,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深刻地理解串珠状反射的本质,并要警惕,串珠状反射的强波谷反射并不一定对应于洞穴顶部(有可能更靠下,位于零相位区)。这一认识对我们钻井轨迹的设计及钻井地质导向精准钻遇洞穴储层至关重要!
以上洞穴模型的设计及地震正演分析过程均是通过ColchisFM国产地震正演软件实现,该软件的最大特点就是操作起来简单便捷高效,地震正演结果“所画即所得”,希望大家在实际工作中能灵活应用ColchisFM地震正演分析软件,以帮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地震记录的本质,帮助我们去伪存真,找到更真实可靠的地质目标,提高钻井成功率。也希望更多的地球物理及地质工作者能够更加重视地震正演分析在地震资料解释中的作用。
以上是本人的一点粗浅认识,如有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软件试用申请及技术咨询:Support@colchispetro.com商务合作:Marketing@colchispetro.com详情请访问我们的网站:www.colchis.cn (中文)www.colchispetro.com (EN)






欢迎光临 科吉思石油论坛 (http://bbs.colchis.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