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油水层识别方法
把工区内所有井进行了曲线响应、含水率等系统整理分析,发现当储层上部泥岩电阻率曲线大于10欧姆.米后,其下部储层就高含水,即使电阻率多高;当小于10欧姆.米则储层符合区域油层模型,即储层电阻率反映了油层含水率。利用这种特征对所有井进行平面分析如图,上部泥岩电阻率高的区域位于高部位的阴影部分,这几口井含水极高,其他部分的井,含油气情况与构造、电阻率、含油饱和度、生产含水率规律等的区域规律完全一致。
05 水淹层原因分析
地质原因:认为该断块高部位的东北断层在成藏后某一时期不稳定而开启,其上部地层水层下侵,水淹了北区高部位油藏。
电性特征分析:一般泥岩是阳离子及黏土沾附水分子导电,成岩时黏土沾附水被强大地应力挤压丧失,因此一般深度越大泥岩电阻率越高。本区储层埋深浅,黏土沾附原始水的矿化度较高,表现为泥岩电阻率小于10欧姆.米,当后期低矿化度水润湿泥岩,则泥岩电阻率就很高了。
06 小结
电阻率是分析油藏含油性主要测井曲线,现场工作中一定要结合生产、储层地质及测井原理进行综合分析,这样才能搞清生产中各种开发矛盾。